第七百九十七章 天人感应 (第1/2页)
差不多就在第一时间,段朝用被释放的消息也传到了秦中堂的耳朵里。
即便是作为穿越者,秦德威也感到了错愕,事情完全出乎他的预料。
在他心里,段朝用这个注定祸国殃民的玩意,基本上已经等同于死人了,但没想到被嘉靖皇帝放了出来。
随即秦德威就产生了一种被背叛的感觉,那段朝用是被他整进诏狱并拟处死刑的,而皇帝竟然不考虑他的心情,随便就把段朝用释放了!
段朝用与有自知之明、为人收敛的陶仲文不一样,绝对不是个好东西!
稍微想想就明白,一个惯于使用欺诈手段,胆大包天,还有政治野心的神棍,能是什么好人物?
可以说,这样的人如果得势,注定要祸国殃民!
嘉靖皇帝为了这么一个东西,无视了他秦德威的心情,怎能不让秦中堂感到气愤。
有那么一瞬间,秦中堂体验到了史上那些正直大臣面对昏君时的无奈感。那些昏君最大的问题是,根本不讲道理!
此后等段朝用被释放的消息传开后,很多大臣都不太不理解。
段朝用明明就是一个被实锤的骗子,皇帝不但不杀他,怎么又放了出来,并且还委以祈雨的差事?
大臣们按照当世经验,隐约感觉皇帝有点像那种被寺庙骗过后,还总是抱有期冀,继续给庙里供奉香火的人
这种行为,也很像五百年后那些被电信诈骗的人,明明已经被告知对方是骗子,还总想给对方打钱。
这些被害者的认知逻辑是,如果不继续打钱,前面的钱就真打水漂了。
与此同时,朝臣们也都在等着看秦中堂的反应。毕竟段朝用是秦中堂送进去的,如今又被放出来,秦中堂不可能没有反应的。
果不其然,第二天秦中堂就有章疏进奏,而且并非以密疏形式进奏的,而是通过普通途径的正常奏疏。
根据流程,这份万众瞩目的奏疏呈进了内阁,到了严阁老的手中。
而严阁老不知此时自己应该抱着什么心态,反正就先打开看过。
只见得奏疏中写道:“段朝用妖道也,实乃异端诳惑,假此逞其不轨之心。观其所言行,虚诞诬罔,圣皇皆可明察,何故枉信奸人!”
然后又继续看,后面写道:“崇信妖人,有损无益!今天灾屡现,去岁河决,今岁春旱,四方多警,民贫岁凶,臣窃为陛下忧之!”
看完之后,严阁老也不知说什么好,只将秦德威的奏疏简单抄了一份。
然后连个处理意见也没提,就把这封奏疏送进仁寿宫了,让皇帝亲批。
然后就在当晚,锦衣卫的陆炳陆指挥拿着秦中堂奏疏抄本,悄悄来到严府。
自从“导师”郭勋下狱后,自顾不暇的陆指挥就断了与郭勋的联系。但朝堂波诡云谲,又让最近正倒霉的陆指挥不得不靠拢严家,不得不把严世蕃当智囊。
严世蕃将奏疏抄本仔细看了一遍后,有点疑惑的说:“难道我看了一份假奏疏?”
陆炳不明觉厉反问道:“何出此言?”
严世蕃便答道:“因为这根本不像是秦德威写的!还是说,抄错了?”
奏疏前面内容,那种抱怨皇帝释放段朝用的怨气透出纸面,肯定不讨嘉靖皇帝喜欢。甚至以嘉靖皇帝的性格,肯定很讨厌被人抱怨。
而后面的内容,又嚷嚷最近年景太差,很不盛世,都是如今嘉靖皇帝最不爱听的话。
严世蕃不敢相信,秦德威能写出这样的奏疏?
过去秦德威不是没有劝谏过皇帝,但都是很讲究“技巧”的,以不激怒皇帝为最大前提。
都知道嘉靖皇帝是个逆反心强烈的人,硬劝一般没好效果。
而手里这份奏疏,就属于那种骑脸硬劝的风格,没有考虑皇帝的接受程度,绝对不像是秦德威的手笔。
陆指挥对严世蕃点点头道:“我的感想与你一样,所以让我疑惑的是,秦德威为什么会这样写奏疏?”
严世蕃想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问道:“你是如何看待的?”
陆炳答话说:“我听人说,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是不是秦德威已经飘了?
自从大胜归来后,他一直顺风顺水的惯了,皇上对他也是恩荣尽至。
先是封了伯爵,又赐了东阁大学士,还按着他心思设立了军机处,今年殿试读卷也让他去了。
所以猛然遇到段朝用这种事情,秦德威有没有可能会心态失衡,也许这就是他的个人际遇转折点?”
严世蕃边想边说:“秦德威这个人一直就飘,不存在比以前更飘的情况啊。
与秦德威打了这么多次交道,仔细回想,每当他做出出人意料事情的时候,吃过亏吗?
故而我以为,这封奏疏可能就是一个诱饵,等着别人咬钩!秦德威惯会如此做事的,这次也不例外!
所以绝对不能顺水推舟,落井下石!”
陆炳忍不住叹道:“我感觉,你仿佛对秦德威异常有信心?”
严世蕃:“.”
这话怎么听起来如此扎心?
陆炳看严世蕃脸色不很好,连忙又说:“那什么时候才是顺水推舟,落井下石的时机?”
严世蕃答道:“那要看在什么时候,秦德威真正受到了惩戒,而不是那种不痛不痒的罚酒三杯!
在此之前,我们都要对他恭敬点!”
及到次日,嘉靖皇帝的御批发出来了,对秦中堂的奏疏批的是“胡言乱语,勿复多言!”
别人看了后,感觉嘉靖皇帝对嘉靖男儿还是挺有耐心的,如果换成别人,估计直接挨廷杖了。
御批发到文渊阁,秦德威长叹一声,然后再次提起笔来,又写了一封《再论远斥妖道奸邪疏》。
然后将中书舍人方佑召过来,吩咐道:“立即将这封奏疏送过去吧!”
方佑接过来后,只看了眼标题,就感到肝儿颤,连忙劝道:“中堂要爱惜有用之身!”
秦中堂伱也不是走诤谏路线的人,千万不要头铁啊!就算在段朝用问题上丢些面子,但来日方长,又何必计较于一时!
秦德威正气凛然的说:“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让你去送奏疏就送了,不必废话!”
方佑劝不过,只能依照吩咐,将奏疏送到了西苑迎和门。然后奏疏又经过文书房太监,送到了内阁。
这封《再论远斥妖道奸邪疏》在严阁老手上,被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但还是吃不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