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一人得道 (第2/2页)
传旨人物的地位高低,往往能说明皇帝的重视程度。
嘉靖皇帝让太监系统二号人物秦太监向秦德威生母传旨颁发诰命,就是要给本朝最大功臣脸面的意思。
毕竟秦德威出塞大捷实在太解气了,嘉靖皇帝不介意多给几分荣光,向天下人彰示大明天威。
就是不知为何秦太监发起呆,嘉靖皇帝疑惑的看向秦太监,“尔为何不接旨?”
秦太监回过神来,奏道:“陛下!对秦德威以及秦家封赏委实过度了,他才二十二岁,还是留些分寸以待将来,这次就不必厚赏了。”
嘉靖皇帝皱眉道:“让你去就去,哪来的许多废话?”
他总觉得秦太监今日有些反常,但细想后也就明白了,八成是秦太监看秦德威不顺眼,所以心里很别扭。
不过朝中看秦德威不顺眼的人多了,也不差秦太监一个,一切尽在掌控。
正式宣诰还需要等几天,因为从诰书制作到命妇朝服的准备,都需要时间。
但秦家得到大肆封赏的消息已经先传回了秦府(曾府),顿时三座大门一起轰动。
当家主妇徐妙璇请示过婆婆周氏后,秦府仆役四出,几乎买空了整个西城的彩灯。
然后在武功胡同悬挂起来,从胡同口到内宅,全部张灯结彩,喜气冲天。
东府顾氏习惯了商人身份,虽然觉得如此炫耀太高调,但念及两个儿子里,留在南京的长子得了锦衣卫指挥使、身边次子得了锦衣卫千户,也就不说什么了。
这次秦家上下男丁人人有赏,连王美人那出生才过百日的儿子也是未来的五品锦衣卫千户了。
这就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出头,全家显扬。该封的封,该赠的赠,该荫的荫,全家上上下下各有好处,也是这时代的常态。
因为秦德威和曾后爹都出镇在外,秦府主人家没有成年男丁坐镇,徐妙璟就请了几天假,过来帮忙张罗和接待。
这日徐妙璟送完了客人,临走前给徐妙璇鼓劲说:“大姐啊,就差你生一个儿子来继承伯爵了,努力!”
徐妙璇觉得小弟这不是鼓劲,而是堵心。
俺答大军是六月破开边墙,侵入山西腹地的,然后就是秦德威临危受命紧急赶赴大同。出塞大捷之后再善后,如今已经是七月了。
十来天后,京城秦府的喜气传到了南京。
今年是乡试年,八月份就是南直隶乡试的时间,所以这时候的南京城正是读书人最多的时候。
秦德威的多年老友高长江今年肯定要再战乡试,但他这一两年去读书人里厮混交游减少了许多,反而往武定桥秦府跑的勤快,陪着秦德威叔父秦祥消遣。
反正那秦府里面,已经没有秦德威的女人了,高长江跑的勤快点也不会招人说闲话。
但高长江也不是没有竞争对手,还有个跟他跑得一样勤快的人,就是高长江的前小弟、秦府二房的现女婿焦文杰。
两人时常就能在秦府遇上,彼此感觉都十分微妙,今日又是不约而同的在秦府大门撞见了。
两人都是熟客了,就直接被领着往花园去。
此时天气渐渐凉爽,渐渐适宜户外活动了,秦祥看着已经六岁的长孙秦国祚在花园里玩耍。
为了拜湛若水为师学习,这两年正在南京游学,又被秦德威叫过来给长子当启蒙老师的李春芳正好也在。
秦祥看着大孙子,与李春芳闲谈道:“李先生啊,大郎读书天分如何?”
李春芳很妥帖的答道:“状元之子,岂能差了?”
秦祥又叹道:“我几辈子积攒的福分都给侄子了,只怕是没有儿子了,就指望大郎光宗耀祖。”
抬眼看到高长江和焦文杰联袂而来,李春芳指着他们笑道:“谁说老东主没有儿子?老东主虽然表面无子,却有两个胜似儿子的!”
秦祥忍不住哈哈大笑,“李先生会说话!闻之犹如甘草也!”
随后秦祥又问道:“明年就是会试了,李先生你不去京师?”
李春芳摇头道:“若中了进士,立刻就失去自由身,若落榜不中进士,又未免会心情颓丧。所以我干脆就不去应试了,再游历几年。”
秦祥由衷的敬佩说:“读书人里似先生你这般豁达澹泊的人,少之又少!”
忽然门子疯狂的跑了过来,对秦祥禀报道:“二老太爷!南京内守备府派人送了消息过来!”
众人都莫名其妙的,不知道守备太监有什么要说的。
那门子喘了口气,继续说:“说是老爷在大同出塞讨伐胡人,立下了盖世大功,皇上要封老爷爵位!
然后又说二老太爷你也沾光,被封了正二品都督佥事,大郎恩荫为锦衣卫指挥使,过几天就要正式登门宣诰命了!
所以内守备府传了话,让咱们家里提前做好迎接天使的准备!”
秦府里这些主人客人的,听到这个消息后,齐齐目瞪口呆,甚至比五年前听到秦德威中状元还要震惊。
先前他们确实听说了秦德威出镇宣大的消息,但也没太当回事,只当是个正常官场调动,但却没想到有如此惊天动地的结果。
中状元再不可思议好歹也还是读书人范畴里,这出塞征伐还能大捷实在太超纲了。
高长江想了想秦德威的在学习和科举上的“光辉历史”,有点怀疑的说:“秦兄弟是不是冒功了?就像当年连续一年蝉联县学月考第一?”
秦祥拍了一下高长江,警告说:“慎言!自己人明白就行,不要出去这样说!”
李春芳连忙也说:“是的,关起门来怎么说都可以,出去就不要明说了!”
焦文杰:“......”
朝廷又不傻子,你们这些亲近人就这样不相信敬爱的秦学士秦大哥能出将入相么?
无论如何,有封赏就是好事。众人便一起恭喜秦祥,从此也具有官身了,还是正二品。
秦祥视线又转向秦国祚,有点苦恼的说:“大郎将来是考进士好,还是等到十六岁袭了锦衣卫指挥使好?”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