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好大的胃口,必是萧方的风格,我怕!以一场大胜,作为贺寿之礼! (第1/2页)
关平一席话,立时提醒了众人。
洛阳城,此刻可还尚处于曹操的控制之中。
当初曹操弃守中原,退往关中之后,鉴于洛阳乃大汉东都,又能拱卫关中,便没有一并弃守,而是留于禁率七千余人镇守。
只是这种镇守,很大程度上来说,只是一种象征性的镇守。
毕竟洛阳并非天险之地,于禁也只有七千多兵马,只要袁绍愿意,随便派几万兵马就能攻下洛阳。
只是出乎曹操意料的是,袁绍自拿下许昌之后,便醉心于享乐,失去继续开疆拓土的动力。
而洛阳不过七千兵马,对魏国来说完全构不成任何威胁,袁绍竟然是懒得派兵去攻取。
袁绍既不派兵来攻,曹操也不好主动放弃,便令于禁依旧镇守洛阳。
一旦魏军大举来攻,象征性抵抗一下,果断弃城西退长安便是。
“正因为洛阳还在曹操手中,我们攻取洛阳,才更有出奇制胜之效。”
“换句话说,此计也可勉强叫假道灭虢之计吧。”
听得萧方解释,关平眼中疑色顿消。
“这假道灭虢之计,确实是一出破局的奇谋妙计。”
“不过那沮授智谋了得,庶只担心,我军突然撤兵而去,会不会引起他警觉,令他推测出了我们的战略意图?”
“我军欲取洛阳,势必会沿颍水北上,由阳关入洛阳,则我侧后必会暴露于敌军视野之下。”
“若是那沮授向袁谭献计,率军出击,岂不是将我军后路截断?”
关平的疑惑是解了,现下又轮到徐庶又生顾虑。
萧方似乎对他的顾虑,心中早有所料,不假思索的羽扇往地图上一点:
“咱怕的是袁谭据守不出,他若敢率军出击,岂不是正中咱们下怀?”
“袁谭若想截断我后路,必会突袭颍阳城,云长将军可留一路人马,于此地设伏,若袁谭敢来,正好伏击破之。”
“我与大王分别之时,曾向大王请示,令张绣率我骑兵抄小路南下,避过魏军耳目前来许昌一线,前来与云长将军会合。”
“云长将军可将这一路骑兵,不动声色伏于许昌一线。”
“只等城中主力一出城,许昌兵力空虚,则我军便可趁虚突袭,一举拿下许昌!”
“如此一来,许昌既能拿下,洛阳也能攻取,岂非一石二鸟?”
“这两座城池一拿下,中原各路魏军,必是军心大恐,人心土崩瓦解。”
“袁绍势必不敢再战,只能带着他的残兵败将,灰溜溜的逃回河北。”
“如此,则黄河以南之地,岂不唾手可得也!”
萧方不再有丝毫保留,将余下的布局,尽皆和盘托出。
关羽也好,徐庶也罢,所有人脸上的顾虑,在这一刻尽皆烟销云散,化为了惊叹。
“没想到,国相早将袁谭出兵都考虑在内,这等深谋远虑,当真是冠绝古今!”
“庶今日,当真是受教了!”
徐庶是啧啧叹服,又向萧方一揖,以示折服。
战略就此敲定。
关羽酒杯放下,喝道:
“魏文长听令!”
“吾命你率五千兵马南退,会合张绣所部骑兵,伏于许昌,肆机行事!”
“其余诸将,随本将率我主力大军,改道西北,经由阳关攻取洛阳!”
众将轰然起身,慨然领命。
…
两日后,许昌城。
黄昏时分。
袁谭带着荀谌,沮授,淳于琼等驻立城头,翘首打量着城南楚营。
众人眉头深锁,眼眸中皆是透着浓浓疑色。
那是一座空荡荡的空营。
就在几天前,三万楚国荆州军团,兵临许昌城南下寨,形成了威逼之势。
袁谭统帅两万魏军,已做好了坚守城池,给关羽迎头痛击的准备。
甚至他在沮授的提议下,提前便发动万余民夫,加厚了许昌城墙,就是为了防着汉威炮轰击。
只是令他费解的是,关羽非但没有攻城,反倒人去寨空,一夜之间三万人马不知去向。
荀谌第一时间判断,关羽可能是使诈,佯作退兵令他们麻痹大意,尔后趁机夜袭。
袁谭便不敢大意,一连几日都守在城头坐镇,两万士卒皆屯驻于城头,和甲而睡,时刻准备迎击楚军夜袭。
谁料数天已过,楚军却没有半点动静。
关羽这令人捉磨不透的举动,令袁谭心中百般猜测,越发的不安。
于是在沮授的提议下,袁谭当即派出大批斥侯,前去探察关羽所部的去向。
马蹄声响起,终于有数骑斥侯,由西北方向飞驰而来。
归来的斥侯,带回了一个令袁谭极为困惑的情报:
关羽率数万大军,沿着颍水往北西北方向而去,现下已过颍阳。
“向西北方向?颍阳?”
“关羽放着我许昌不攻,却去攻取颍阳,这是什么路数?”
袁谭眼中满是狐疑,目光回望向了众人。
淳于琼眼珠转了几转后,捋着白须道:
“大公子,依老朽猜测,莫非那关羽见我许昌固若金汤,情知无法攻破,便只得放弃攻我许昌,改去攻取颍阳?”
袁谭若有所悟,脸上的猜疑不安,转为了讽刺。
于是微微点头,冷笑道:
“仲简言之有理,大耳贼已率主力往睢阳与父王对峙,那关羽只有三万兵马,何来的底气破我许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