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徐荣归顺 (第1/2页)
卫宣见徐荣不为所动继续说道:“吕布带着残兵败将逃了,即便他回到虎牢,下次见面必定也如丧家之犬。将军被擒,一日之内董卓在洛阳外布置的三道防线被迫了一道半。几日之后宣兵临偃师,将军以为偃师能守住吗?”
徐荣当然知道凭借自己留在偃师的两千步兵、一千骑兵和逃回去的三百骑兵,就算吕布带着残兵坐镇也扛不住几天,但他知道不能这么算,于是问道:“相国在洛阳还有一万五千精锐,太谷胡轸部至少还有七千人,虎牢吕布和荣留在哪里的步骑兵将近万人,再加上牛辅在伊阙关的五千人,将军认为这么快就能击败将近三万七八千人吗?”
卫宣笑道:“徐将军莫要吓唬宣,宣也会吓唬董卓的,且听宣给你说一说。河东徐晃、杨奉即将南下,一万人威胁孟津。河内曹操、张杨八千人将渡河威胁小*平津。孙坚虽败但尚且有一万三四千精锐,有他在胡轸不敢乱动。所以即将在伊阙关与宣对阵???????????????的还是吕布和牛辅,董卓最多派遣五千人支援。所以这段时间你就安心在这里住下,也好将来更快地融入我军。”
徐荣:“……”
卫宣说是吓唬董卓,但也不完全是胡说八道,首先他本人和孙坚就是顽固的讨董派,而河东徐晃和杨奉的兵马卫宣确实也能调动。唯一存疑的是河内人马,不过曹操虽然败过一次也从未放弃,如果得知卫宣再次一日破吕布攻占猴氏,说不得还真动了心,至于张杨,徐荣不认为他的加入能够左右战局。最让人担心的是袁绍和袁术等人的态度。
如果董卓仅仅能够派遣一万五千兵马在伊阙关与卫宣决战的话,董卓军的胜算还真不大。
徐荣更担心的是卫宣的计谋,此前两个人还未曾交战卫宣就频繁使出离间计,如今自己这样莫名其妙地成为俘虏,又莫名其妙地回到偃师,依董卓的性格还真不好说。
徐荣想了半天最终决定转移话题:“将军卫和不尝试招降高子秀,将军夸他忠义岂不知这是在埋汰荣?”
卫宣摇摇头:“将军乃一军之大将,联军讨董以来连败酸枣联军、曹操、张邈、袁绍、王匡,震慑关东群雄,吕布尚不能比,何况高子秀?”
徐荣摇摇头,卫宣名声在外,他不相信卫宣对广高顺不动心。
卫宣见状只能说道:“将军与宣有旧回去董卓哪里可能会有性命之忧,高子秀与文远交情颇深宣不让让他回去则有性命之忧。故宣强留将军而不敢强留高子秀啊。”
这一次徐荣没有否认,自己回去会不会被董卓砍了不好说,卫宣要是逼迫高顺投降,高顺还真的有可能自己抹脖子。
徐荣于是说道:“若荣一直不降,将军将如何处置荣?”
卫宣笑道:“那就只能请将军避居河东或者颍川,待到他日宣荡平天下再放将军归乡。”
徐荣看了一眼卫宣仰天大笑:“卫仲道,你好大的口气!”
卫宣摇摇头,十分认真地看着徐荣:“将军扪心自问董卓还能坚持多久?”
徐荣沉默,一个卫宣就连破两道防线,如果其他联军再有动作,董卓确实挡不住。不过徐荣并没有放弃继续问道:“即使相国败退长安,关东烽烟四起,群雄并立,你又何来的自信必定是你卫仲道荡平天下?”
卫宣想了想伸出自己的右手手掌慢慢地数了起来:“第一,董卓必亡,就算宣不进攻洛阳,西凉兵思归之心由来已久,关东联军虽乌合之众,但切断关东如幽州、冀州、徐州、兖州、青州、扬州与朝廷的联系如反掌观纹,没有持续的兵源和粮草供应,董卓如何以关中半州之地掌控天下?所以董卓迁都之日就注定了他败亡的开始!”
徐荣默不作声,他一名俘虏与卫宣讨论董卓的存亡并不合适。
卫宣也没有在意他的态度继续说道:“董卓???????????????去后,关东诸侯虽多却大多如酸枣联军乌合之众是也,无荡平天下之心,也无执掌州郡之能,早晚为人所灭。如袁本初、袁公路之辈为了一己私利,面对家仇国恨无动于衷,却热心图谋冀州和荆州,此乃鼠目寸光之辈,早晚人心尽可散。所以荡平天下非我莫属!”
徐荣陷入了沉思,不说卫宣的资信,但对包括袁绍等人的分析倒是很在理,至少徐荣是不会投靠袁家兄弟那样的人。他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反驳卫宣,于是就安静地看着他,等待他的下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