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借花献佛 (第1/2页)
在聊完了政事后,庾海便大摆宴席,盛情款待远道而来的高丽使臣。
不过,他给出的噱头却是别前时的‘送行酒’。
噢,明白了。
金六福深知,注重礼节的华夏人,说话方式比较委婉,逐客令人家不说是逐客令,而是相对好听点的送行酒。
你若不识趣的话,那可就是自找难堪了。
也罢,咱不日即归。
金六福摆正了心态,下达了入席令。
不过于席间,他们一行全都谨言慎行,不敢有半点地张扬冒失,饮酒方面也是浅尝辄止,生怕自己喝多了后胡言乱语。
华夏人有句名言,叫做小心得万年船,该谨慎的时候就得谨慎。
……
翌日。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在一片熙熙攘攘中,新一期的《琼州日报》开始了刊行外售。
不出意外,于头版头条处,郭春海采用了巨大的篇幅,报道了高丽使臣与庾海大人的会晤经过。并且,还对双方达成的共识作出了详细阐述。
在文章的末了处,他更是借用了一句古诗作为点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通过此文不难看出,琼州对于高丽的态度还是非常友好的。要不然,也不会送他们一大布袋的玉米粒了。
如果所记不错的话,这应该是琼州第一次向外国友人赠送礼物,虽然不值什么大钱,但意义却是相当深远。
老话不是说,礼轻情意重吗?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除了老百姓们热议外,还有说书先生编排了段子作出调侃:古有书成换白鹅,今有玉米换美女。
两者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说起美女一事来,吃瓜群众们全都不禁为之一怔。
是呀,高丽人送给齐大人的那些个美人,他到底收下了没有?若是收了的话,其体验度又是如何?还有,家里的两位国夫人,对此又持什么看法?
对于这一系列的桃色问题,庾海只能从自己的角度上作出选择性地回应。
远人之礼,不便拒绝,所以,齐大人以大局为重,很委屈地收下了这群异国佳人。
不过,他并没有带回家里去,而是安置在了馆驿内暂栖,看样子,应该是另作良图。
什么?没有带国家去?
这是为什么呀?
难不曾,是因为二位国夫人不能容人,故而迫使齐大人泛起了在外包养之心?
真真假假,尚不能辨。
不得不说,这种花边性的新闻传得就是迅速。
也就是几个眨眼的工夫,这些个膈应话就飘到了柳荃的耳朵里。
她在得悉后立即找到殷桃,并一脸复杂地说:“你说,以相公的性子,应该不至于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吧?”
“或许,他也只是图个新鲜呢?”殷美人佯装采信,并还继续开起了玩笑:“近来几日,姐姐的身子不太方便,而我又怀喜在身,也难怪夫君外出去寻腥偷吃了。”
柳荃瞥了一眼她的朱唇,嗔道:“怀喜还能作为借口?况且,都已经超过三个月了……”
说罢了,她又懊悔地叹道:“早知如此,就应该在永川时同意那些个上门提亲的人!即使胡乱纳个通房丫头,也比这些异族的蒲柳要强。唉,我齐家的骨血这就要外流了吗?”
虽然,柳荃从心底里反对其他女人进家,但是,若从齐家开枝散叶的角度上考量,也勉强可以接受。
此乃传统礼制,无可厚非。
想到这些,柳荃便纠结地唠叨起来,给人的感觉,似乎有些患得患失。
殷桃本来是不信的,但耐不住柳荃说的若有其事,于是,也慢慢跟着泛起了嘀咕。
难道,夫君真对那些高丽女子生了色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