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召见大夫吕不韦 (第2/2页)
赵括点点头,这样一件“惊天”大案,想要一一进行定罪,显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但赵括却不想继续拖下去了:一来,这件事情交给吕不韦,是为了让吕不韦在众人面前量个相而已,不是要把他困在案牍之中的;二来,赵国还有太多的事情等着去做,追究过去,虽然有所必要,却不是这一众事情中最为重要和紧迫的一件。
略略沉吟了一会儿,赵括随即说道:“对于所有人所犯之罪,要切实查明,但论其刑罚,就不必锱铢必较了。夫量刑者,一为惩、二为诫,惩人之故错,而诫之他人。只要能达到这两个目的,徒千里与徒八百里者,无甚区别。”
“是。”吕不韦微微点头答应道。
“依我看,可将一众之人分为三类。”赵括随即继续说道:“一类,若楼昌者,但凡向秦国透露过我赵国之情报,或是为秦国奔走者,虽只言片语,亦不可稍有姑息,全数抄家灭族。
二类,与楼昌等人交之,但未曾与秦国奔走者,视其贪腐诸罪之等,可稍作宽松处置,羁押或徒之可也;
三类,虽与楼昌等交,却无明显恶迹者,纵之。”
“一句话,此案之重,重在威慑赵臣,使其不敢再与他国之人交也。”赵括在对嘱咐道。
“是。”吕不韦也赶紧答应道。
说实话,按照赵括的分类,对于没有出卖赵国的大臣们的处置,显然是有些轻的。
而对于出卖过赵国的大臣们则是太过苛刻了,一些情报本就没有什么价值,即便暴露了也对赵国没有什么影响,但赵括还是坚持要抄家灭族,处以极刑。
赵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就是要告诉所有的赵国人,其他事情,都还能有缓,唯独对于卖国一事,只要你敢做,那就唯死而已。
清朝能够在那片冰天雪地里生存下来,甚至熬过明朝,晋商八大家在其中可是出力不少啊!身为后来人的赵括,绝不允许自己的赵国也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然,面对这样的情况,只是靠着一场杀戮显然是不够的,想要保证下属的忠诚,最有效的方法,显然还是朱皇帝的办法——特务政治。
这个问题,从赵平投入门下之时,赵括便已有着手。只不过因为赵平身份问题,又受限于经费可,其部署一直未能良好建立,尤其在外国情报方面更是有些不尽如人意。
于是在代地的赵括便想到以孙崮组建对外的情报网,只是碍于时间的关系,孙崮的对外情报网,更是还没有铺开。
怎么说呢?千头万绪,百废俱兴吧。
只是,这却不是今天要讨论的重点了。
轻轻将手边的帛书放下,赵括随即进入下一个话题,也是今天真正的核心议题。而一旁的吕不韦看着赵括的动作,心中也有所感,当即坐直了身子,听候着赵括的调遣。
看了看紧闭着的门窗,赵括缓缓说道:“寡人新登王位,欲以天下更新也。不知爱卿可有良策教于寡人乎?”
闻言,吕不韦心中一惊,暗道:“来了!”
吕不韦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问策的简单问题,更是王上对自己的称量。不是考验,而是称量。称量自己是否能够跟随她一起“更新”天下!
而对于这个问题,在投入了赵括门下之后,吕不韦已经思考了数月之久了。
长长呼出一口气,吕不韦不慌不忙地回道:“良策不敢言之,不过是有些拾人牙慧之言而已。我王可愿听之?”
“当然。”赵括并没有因为“拾人牙慧”而对吕不韦所言有任何的偏见,身为现代人的赵括太知道了模仿是超越的前提这个道理了。如果连模仿都不愿模仿,超越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问题在于,模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就像是练字,从小到大,临摹的本子没有十本也有八本了,可一落笔依旧是一手无可救药的鬼画符。
不由得,赵括对吕不韦的“拾人牙慧”更感兴趣了。
“禀我王。”吕不韦随即继续说道:“我王欲更新天下,自当以达者为师也。”
“何为达者?”赵括问道。
“如今战国之势也,秦国一家独大。秦国、自为达者也。”吕不韦也干脆利落地答道。
“师之为何?”赵括也继续问道。
“师之集权之路,师之军工爵制度。”吕不韦答道。
“师之易,超之难。何解?”赵括继续问道。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