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悔恨 (第2/2页)
有心无力,既然改变不了,只能躺平,这也算是万历唯一抗争的手段吧。
就说之前萨尔浒之战吧,在战前万历其实就不想用杨镐,不过朝中众人都举荐杨镐为帅,而且杨镐在之前援朝对日之战中的确有过军功,再加上杨镐又是坚定的主战派,万历最终勉强同意让他巡抚辽东,当上了此战的主帅。
但没想杨镐却是个纸上谈兵的废物,辽东一战令大明损失惨重,丢失了大明在辽东几乎全部精锐。当听到辽东传来战败消息后,万历惊愕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在后宫看着奏报万历双手都在颤抖,更是忍不住嚎啕大哭。
堂堂天朝,巍巍大明,居然如此丧师辱国,杨镐作为罪魁祸首碎尸万段也不为过。
按照万历对杨镐之恨,解押杨镐入京后砍了他的脑袋都是轻的,直接诛其三族都不为过。可是在接下来的交锋中,那些文官集团为了利益怎么都不肯处置杨镐,哪怕万历恨不能杀了杨镐为快也难做到。
毕竟,杨镐当初去辽东是文官集团的推荐,他的背后有着各派势力的影子。一旦杨镐就此获罪诛杀,那么当初推荐杨镐的人又怎么说呢?这些官员要不要承担连带责任?或许一起丢官罢职?甚至砍头?
大明皇帝的权利并不无限,大明的皇帝在许多情况下有些事也没办法直接决策。再加上辽东兵败后万历的病情加重,对于杨镐处置争吵无果之下只能暂时搁置,直到今日,杨镐还在牢里以待罪之身安稳呆着,一直还都没定罪呢。
虽然一时间处置不了杨镐,可辽东的残局还是要人去收拾。
万历想来想去力排众议,强行下旨任命熊廷弼去辽东,而熊廷弼也没有辜负万历的期望,从去年萨尔浒之战后熊廷弼独自前往辽东收拾残局后,眼下辽东的局面已渐渐稳定了下来,按照熊廷弼给万历的奏折里所说,辽东的情况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他已遏制住了努尔哈赤的势力,稳扎稳打步步蚕食,从敌人手中收复了不少失地,只要这样继续下去,凭着大明远比后金更为强大的实力,用不了多久就能进行反攻,一血萨尔浒之战之耻。
万历对熊廷弼是绝对信任的,也知道这是一个极有才能的人。借着处置杨镐的交换,压住文官集团执意把熊廷弼放到辽东,是万历和文官集团最终博弈的结果。
但现在熊廷弼刚刚在辽东稳住不久,朝中又起了幺蛾子,不少人上书万历要求向辽东增派巡抚,以避免辽东熊廷弼一家独大,文武失衡。
这话听起来似乎不错,可万历心里却明白的很,这无非又是文官集团打算搞政治平衡的把戏罢了。
万历可不想因为文官集团的这种小动作导致给辽东的熊廷弼扯后腿,为了彻底让熊廷弼放心,万历私下派太监给熊廷弼带话,让他安心在辽东好好做事,朝廷这边由他这个皇帝帮忙顶着。
这也是万历一直没答应首辅方从哲所提出向辽东增派巡抚的要求缘故,就连内阁增员和各部堂空缺万历也装聋作哑找理由一直拖延着。
他这么干不是不顾朝政,恰恰相反万历这么干是为了能更好地做事,因为他很明白一旦这些官员补充上,尤其是内阁阁臣和部堂主官的到任,文官集团的力量在朝堂中就会进一步强大,他这个皇帝的话语权也就相应更小了,而现在自己身体不好,辽东局势也没彻底扭转,为了大明,他绝对不允许在这种情况下迈错半步,给对手半点机会。
“师父,朕这样做究竟对还是不对?”万历喃喃自语,仿佛张居正和少年时那样站在自己面前,教导着自己,告诉自己怎么才能成为一个明君。
可惜,张居正已经去世了,而且还是他这个弟子亲手毁掉了师父为大明王朝打下的基石,推倒了他费心建立起来的新政制度。
少年的万历不懂,等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他也努力过,也想扭转这一切,可这时候他的身边已经再没了张居正这样值得信赖和有能力的人了。
两行泪水悄悄在万历的眼角滑落,他错了,他错了!也醒悟的太晚了,这么多年来,他的心里早就明白了一切,却无力改变,无尽的悲伤涌上了他的心头。
万历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呀,回到师父还在的那一刻,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再也不会重蹈覆辙,让国家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而如今病痛缠身的万历已感觉到自己恐怕不久于世了,眼下他唯一期望的就是自己能再多活两年,活到熊廷弼在辽东反攻,彻底灭掉建奴的那一刻,到那时候,他也能够瞑目下去再见自己的师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