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郑平之谋,命世英才刘备 (第2/2页)
“就从许逸开始查,务必要查出许逸有倒卖军粮军械给青州的证据来。”
“即便没有证据,也要制造证据。”
“阿晔,我和正南不方便调查此事,否则许攸必然会在明公面前诉苦说是我和正南携私怨报复,所以这事就交给你了。”
刘晔不动声色,领命道:“晔会尽力查证此事的。只是制造证据会受人把柄,能不用还是不用最好。”
审配赞道:“阿晔谨慎,放心去查,若那许逸真的廉洁无私,那我等也可真诚结交。”
袁绍采纳许攸的献策,除了在重要城关驻兵防范外,开始大张旗鼓的进攻黑山军,生怕曹操刘备不知道似的。
济北国,卢县。
得到袁绍遣文丑攻打黑山贼的情报,郑平不由轻赞一声,摇扇而笑:“袁绍麾下有高人,我聚六州之兵北伐的谋划被识破了。”
张飞探头疑惑:“军师,你的谋划被识破了,为何还要发笑?”
郑平大笑:“虽然识破了我聚六州之兵北伐的谋划,但袁绍又没有识破我其他的谋划,如何不能笑?”
“我故意将张邈和陈宫被下狱的消息透露给袁绍,就是要让袁绍麾下的谋士,能更清晰的看懂南州局势。”
“只有让袁绍觉得有利可图,才能按我的想法行事啊。”
“袁绍这个时候进攻黑山军,必然是想让曹操来争兖州,巧了,我的另一个谋划,也是为了让曹操来争兖州。”
“唯有引蛇出洞,方能击其七寸啊。”
顿了顿,郑平踱步转身:“翼德,你亲自去一趟徐州,让云长暗中统精兵入泰山郡,时机一到,立擒吕布!”
“记住,一定要告诉云长,这次是我私下调兵,跟使君无关。”
张飞疑道:“军师本就有调兵权,为何要说是私下调兵?”
郑平摇头:“我的调兵权,仅限于内部,并没有朝廷正式赐封督三州军事的权力。”
“吕布毕竟是建威大将军,若以使君的名义去擒吕布,会平添诸多麻烦。”
“云长虽然是使君的义弟,却也是朝廷正式册封的汉寿亭侯、徐州牧,跟使君是平级的。”
“吕布争夺兖州,云长响应臧洪求援而擒吕布,跟使君何干?”
“兵对兵,将对将,曹操尚未出现,使君自然不能先出现在兖州。”
张飞恍然大悟:“俺明白了,大哥若是响应臧洪求援去擒吕布,曹操必然会以天子名义斥责大哥。”
“大哥不出现在兖州,曹操就只能去斥责二哥。”
“可不论曹操如何斥责二哥,也不会影响大哥的名声。”
“曹操跟大哥各执一词,哪怕是天子来了也只能安抚。”
“俺这就去徐州。”
另一边。
刘备则是来到了寿春,见到了袁术的儿子袁耀和袁氏旧部。
虽然袁术是因为败于刘备而亡,但袁耀并未因此而憎恨刘备,这还多亏了袁术的女婿黄猗。
在黄猗的协助下,袁氏旧部相继选择了臣服刘备。
毕竟袁耀和黄猗都臣服了,其余人再坚持也没什么意义。
“罪将袁耀,见过左将军!”袁耀的姿态放得很低。
刘备则是亲身上前,扶起袁耀道:“贤侄勿需如此,备跟令尊之间的仇怨,不会祸及家人。”
“令尊虽然误入歧途,但临终时也幡然醒悟,袁氏一族本是大汉忠臣,不能因为令尊一人就抹杀了四代功绩。”
“贤侄要谨记令尊的教训,虚心向学,今后同为大汉效力,亦可再复袁门威望。”
袁耀顿时感动不已。
这要是换做其他人,早就将袁耀等人斩草除根了。
袁术虽然死了,但袁氏的门生故吏尚在。
在袁耀和黄猗的引荐下,刘备造访了淮南的袁氏门生故吏。
不得不承认,在魅力这方面,刘备在当世是屈指可数的。
袁氏旧部虽然投降了,但每日里都会担心事后受到清算。
如今有了刘备亲自承诺,袁氏旧部的心也终于变得安稳了。
刘备信义之名,早就扬名青徐扬三州,亲自承诺过的话,是值得信任的。
数月时间,刘备的足迹就踏遍了扬州诸郡。
从淮南袁术旧部,到庐江陆康,再到豫章华缉、丹阳周尚、会稽王朗、吴郡许贡,即便是性格暴虐的许贡,都被刘备的仁德折服。
而在扬州避难的名仕许劭,更是评价刘备为“命世英才”,意为:顺应天命而降世的英雄之才。
如果不是刘协还活着,许劭更想评价刘备为“光武之姿,中兴之主”,认为刘备能如光武帝一般扫荡群寇,三兴大汉。
“也不知显谋的计划进行得如何了。”
曲阿,刘备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了驿馆。
早在一个月前,刘备就得到了关羽送来的书信。
虽说郑平让张飞告诉关羽,暗中出兵泰山郡是郑平私自调兵,但关羽还是遣关平前往扬州给刘备送信。
倒不是说关羽不信任郑平,而是在关羽心中,即便是暗中出兵也是要通知刘备的。
刘备没有多想,毕竟刘备南巡、郑平去兖州,这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
刘备担心的是,自己南巡时间太久,会影响郑平的谋划。
“使君南下徐扬二州,目的是为了整顿二州的人力和物力。”
“支持使君的人越多,我可以调动的人力和物力才越多。”
“现在已经不是一城一池的争夺了,一旦大战开启,比的就是双方的钱粮消耗。”
“谁先耗尽钱粮,谁就会输!”
郑平的话,历历在耳。
越早整顿青徐扬三州的人力和物力,郑平能调动的人力和物力才会越多,这计策用起来才会更顺畅。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整顿青徐扬三州需要个三年五年,郑平是绝不可能去兖州行计的。
“如今扬州各郡太守,都已经明确表示会支持北伐,钱粮也在陆续运往青州。”
“显谋,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刘备看向兖州方向,眼神中多了几分凝重。
(本章完)